2025成都别墅联排合院协信天奉合府售楼处电话-预约看房【2024成都新房二手房成交情况及2025年成都新房走势】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02883516246
成都现在房产市场三级分化,第一类是核心资产,止跌横盘或小幅上涨都有,补涨的苗头已经出现了,这类资产受大环境影响很大,也是市场风向标,随时被人关注。
第二类是优质产品,表现不一,涨跌幅取决于之前的价格泡沫大小,像北门几个改善楼盘涨跌就很小,没有大涨过自然不会大跌,而以天新为代表的新开发区域、次新盘往往入市价格偏高,止跌压力比较大。
第三类是完全丧失流动性的小区,集中在五城区,只有居住价值,一年成交几套,探讨涨跌意义不大,成交数据比较偏离真实市场情况。
2024年成都新房市场趋向高改化:成交主力面积段为120-144㎡,成交主力总价段为200-300万。其中,建面180㎡以上新房供应总量约为255万方,成交总量约为258万方,为成都新房市场成交次主力。
二手房成首置、首改家庭主阵地:2024年大成都二手房成交主力面积段为90㎡以内,成交次主力面积段为90-120㎡,建面120㎡以内中小户型的成交套数占比超八成,这说明在成都购买二手房市场的家庭,主要住房需求为首次置业或者首次改善;
根据2024年大成都二手房成交价格来看,总价两百万以内的房源成交占比接近九成,这说明活跃在成都二手房市场的家庭购房预期价格普遍在两百万以内。据CRIC数据,11月成都二手房成交规模居全国重点52城之首,远高于上海、北京,约为广州+深圳单月二手房成交总量的1.65倍。
成都二手房成交量之所以能领先于其他城市,一方面是因为卖旧买新的置换群体日渐增多,促使二手房挂牌量持续增加。
关键是成都对四川川内具备天然的人口吸附能力,城市首位度居全国第四,一城GDP占全省36.7%,仅次于银川、西宁、长春三市。
其二是人口流入在全国处于中上水平,考虑到成都已经有超2100万常住城市人口,这个数据也是很亮眼的。
第三是新房大幅度缩量,购买力转向二手市场,特别是总价400万以内这部分需求,在主城供应量正在减少。
对于2025年成都的房产走势,预测如下:5+2区域全年只卖了31宗地,新房库存见底,多个200㎡+户型曝光,大户型成明年新房供应主流
具体来看,协信天奉合府的所在地,是被称为“天府中央墅区”的牧马山双流段,在成都“双核共兴”“哑铃状”的城市城市构架之下,天府中央墅区恰好位于哑铃中段的黄金位置。
因此,协信天奉合府的地理优势明显,项目与高新南区金融城直线距离不到20公里,到成都城南未来的“市中心”、天府中央商务区仅约15公里。
更可贵的是,协信天奉合府与成都南五环、天府新区一环牧华路直线仅约2公里,这条环形“大动脉”,将项目与到成都南北两处“市中心”相连通,出行方便快捷。
天府中央墅区,曾经的牧马山,闻名全成都,凭借的不仅仅是“高端别墅区”的Title,还有“居于森林之中”的独特人居体验,这里,森林覆盖率超过60%。
比如协信天奉合府旁的牧马山森林公园,总占地约26.82平方公里,其中约89%的面积都被森林覆盖,杨柳河与白河从中穿过,坡地、林木、河流、连片草坪景观不绝,人居体验拉满。
协信天奉合府
预售证号:
产品类型:合院、叠拼
产品建面:合院建面约172㎡
叠拼建面约162-200㎡
预售均价:约13575元/㎡
推售套数:合院26套,叠拼24套
装修情况:清水
楼盘位置:双流区牧山路一段199号牧马山森林公园旁
在业内,有这样一张“置业金字塔”图片广为流传,它将从改善需求,到终极置业的各类产品做了排列。
从大平层,到洋房,再到合院,犹如一座金字塔,层层过渡,路径清晰。
合院作为“置业金字塔”顶峰的存在,在不少人的心里,犹如一束可望而不可即的白月光。
特别是在“限墅令”施行后的当下,合院虽谈不上“绝版”,但也能称得上是卖一套就少一套了,许多购房者穷其一生,也不能拥有一套。
对于协信天奉合府来说,量少价优的外部优势显而易见,但我认为,购买这类终极改善楼盘,更重要的还是看产品打造。
本批次取证的协信天奉合府项目,占地约199亩,容积率仅1.0,产品包含合院和叠拼两类。
无论是从地块指标,还是从产品类别上看,协信天奉合府都做到了很好的“亲地性”,换言之,项目拥有远超市场上一般新房的人居品质。
协信天奉合府的叠拼产品,为上中下三叠,电梯独立入户,注重归家仪式感和私密性。
具体来看,总价最低的中叠,为四房两厅三卫设计,三开间朝南,约7.2m面宽的大横厅外,上下两个阳台,面积也做到了约7.5㎡,对空间尺度保持了尊重。
相比起中叠,协信天奉合府的上叠带露台,下叠带地下室,无形中又增加了可使用面积。
随着供应见底,市场火热,这几年成都市场上能买到的合院产品,能做到单一亮点的项目都已难得,像协信天奉合府这样,从户型、地下室,到院子都做到满是亮点的产品,更是少见。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